7月2日全国前三配资平台,随着智能巡检系统指令下达,一架无人机从固定机巢起飞,对500千伏兰亭变电站高空设备开展精准扫描。与此同时,地面“机器狗”在地面设备间巡检隐患,固定摄像头全天候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当天,国网浙江电力建设的“空天地”一体智能巡检系统标准化工作在绍兴落地。
据介绍,“空天地”一体智能巡检系统以智能巡视系统为核心,整合高空无人机、地面四足机器人、固定视频监控三层立体感知终端。高空无人机可精准覆盖避雷针顶、绝缘子串、GIS设备顶部等点位,地面“机器狗”在设备区深入检查GIS防爆膜、表计等地面及低处关键部位,固定摄像头则快速捕捉设备运行状态,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全方位监测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传统智能巡检存在点位覆盖不全面、摄像头投入成本高、现场调试工作量大、系统功能不易用等问题。我们计划在500千伏兰亭变电站打造新一代智能巡检系统试点,并在全省推广。”国网浙江电力设备部变电处(监控处)处长许海峰介绍。
在此基础上,6月初,国网绍兴供电公司在500千伏兰亭变电站开展“空天地”一体智能巡检系统建设,目前已完成全站智能巡视标准点位表制作,共计8194个点位,并根据无人机、机器狗、摄像头特点,制定各点位适配终端。无人机巡视范围由原来构架上方的“高空域”拓展到构架与设备之间的“中间空域”,实现设备间“低空域”飞行。此外,智能设备搭载超声波、双光云台,可实现局部放电异常精准扫描、全站温度图谱智能扫描等功能。
国网浙江电力还制定了《智能巡视前段采集装置配置标准》《数链全景基座建设规范》《智能巡视算法管理指导意见》等标准文件,为“空天地”一体智能巡检系统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该系统通过结合AI算法整合多源数据,自主完成例行巡视、专项巡视、特殊巡视等任务,生成缺陷报告,动态优化巡检路径,实现“感知—分析—决策”全流程自动化,实现全站设备“全时域覆盖、全数据融合、全流程闭环”。
“以往人工巡视平均每站每天需两个人协作,耗时4小时以上。该系统应用后综合巡检效率提升60%,缺陷识别率超过95%,为今后全站例行巡视工作‘机器代人’打下扎实基础。”项目负责人张敏说。(黄琳、孙夕彬、胡张佳慧)
配资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