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场的集章抽奖卡。据介绍,小金领奖后,同事先是建议他“要不卖了换钱”,但小金表示想留着组装电脑。没想到,当晚该同事给他发来消息并打来电话,称此事公司财务已知晓,“你是代表公司参加活动,出行费用由公司承担,这个显卡理应属于公司财产,下周一你把它带过来”。小金告诉记者,虽然奖品价值不是特别高,但是自己中过的第一个大奖,因此非常在意,且令他感到气愤的是,感觉自己被“套路”了。
小金与同事的聊天记录。11月17日(周一),小金到公司后,特意去咨询了财务部门,结果发现所谓的“财务已知情”并不属实。随后几天,公司高层介入后,公司为此事开了两次会商讨,并对他进行了约谈。虽然最终没有收走显卡,但公司人事也找他谈话,委婉地表示事情闹得比较僵,建议他“找找别的公司”。
小金抽到的显卡。“既然公司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是临时商议决定的,我觉得不太合理。”小金表示,在听了人事的建议后,11月19日晚,他主动提交了离职申请。判断奖品归属的关键是什么?律师解答针对小金抽中显卡被要求“充公”一事,海南昌宇律师事务所唐泰律师分析认为,界定奖品归属的关键,在于判断该奖品的获得是基于个人的“运气所得”,还是履行“职务行为”的成果。如果员工参与抽奖是受公司明确指派,或奖品是主办方明确赠予参会企业本身的“商务赠予”,那么该奖品可能构成公司财产。但在本次事件中,根据描述,抽奖活动面向的是“现场观众个人”,中奖具有偶然性。员工在工作间隙自愿参与,通常被视为个人行为,而非直接的职务行为。网友评论
有媒体评论一桩本应开心的幸事最终演变成离职结局背后折射的不仅是法律认知的模糊更是职场人际关系的失衡以及企业价值观的失守对于此事,你怎么看?综合扬子晚报、正观新闻来源: 南方日报
配资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