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松江区委宣传部与松江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洋朋友玩转上海之根”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来自英国、南非、韩国、巴基斯坦等多国友人齐聚叶榭镇八十八亩田米文化体验基地,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稻穗低垂、锣鼓声声,活动在国家级非遗舞草龙表演中拉开序幕,现场气氛热烈。松江筘布、竹编、叶榭软糕、青龙饺、张泽羊肉等非遗项目在乡村小院一一呈现,让外国友人大饱眼福。在筘布摊位前,工作人员娓娓道来叶榭筘布的悠久历史与名字由来,引得“洋朋友”们兴致盎然。木火慢炖两小时的张泽羊肉香气四溢,让大家赞不绝口。
整场活动围绕“丰收”“团圆”等关键词,结合农耕文化、非遗文化设计了三轮游戏环节。
首轮互动便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割稻体验。两队选手手持镰刀,比拼收割稻谷的速度与捆扎的整齐度。初次接触农活的选手们略显生疏,南非小伙Stephen Cuerden表示:“比看起来难多了!”在同伴的鼓励下,他们渐入佳境,在实践中感受中国农耕文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艰辛与喜悦。
叶榭软糕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软糕制作的环节同样让“洋朋友”们很兴奋。在老手艺人的指导下,大家开始制作,手忙脚乱却乐趣横生。有人表示筛米粉很有趣,也有人忍不住品尝豆沙馅料。游戏结束,师傅还把大家的作品现场蒸出来,让选手们尝到自己劳动的香甜“果实”。
压轴登场的是烧脑的农耕主题灯谜竞猜。农作物陈列一旁,现场踊跃抢答,时而灵光一现,时而陷入沉思,在欢声笑语中收获知识。
“妈妈是印度人,我们会吃咖喱鸡肉,也会准备火鸡和三明治。”英国姑娘Selda burhan Muslu分享道。她的爸爸Michael Robert Burhan则重新理解了“团圆”的含义:“团圆不只是与家人在一起,也可以是与喜欢的朋友们在一起,我们今天这些人,就像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坐在这里,就是团圆。
谈及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洋朋友”们表示收获满满。农耕收割和软糕制作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
巴基斯坦小伙儿Ali.Shahid感叹道:“我品尝了美味的食物,学到了中国文化,也结交了新朋友,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韩国女孩姜欣妍则对松江的环境情有独钟:“这里的乡村宁静又放松在线炒股配资选择配资,很推荐朋友来玩。”英国友人Michael Robert Burhan则动情道:“今天是充满快乐和善意的一天。”
配资之家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